close

21  

說起故鄉金瓜石  滿腦子回憶卻又不知從何講起  因為掘開來每一寸都是金,至少對我及筠昌、秀華這兩位從小一塊兒追著山風長大孩子而言,那是一輩子都珍藏的記憶。

 海明威紀錄他在巴黎的日子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我則深深感謝創造天地的上帝,讓山城歲月的經歷淬鍊生命---點石成金,那金光在離開她後的日子仍閃耀不墜。

日據時代起金瓜石就開始貢獻自己,任由人在她身上掏金挖寶,台金公司在日本人離開後再度匯聚大江南北的英雄好漢繼續探採,我們的父母及我們都一起見證了她的輝煌及起落。在那個另類的眷村內,南腔北調雞犬相聞,住日式宿舍的我們幾乎沒有 「門戶觀念」,大喇喇地進出彼此的家中吃喝玩樂,或一起衝到外頭去捕蟬撈蝌蚪跳房子玩123木頭人。

 筠昌記得有個較新奇有趣的經驗是某家(好像是爾聲家吧)買了洋派的印加愛兒游泳池(印滿各類可愛圖案的吹氣式大圓池),大夥兒興奮地輪流去 「泡一泡」;我印象中除了爬樹攀牆外,刺激的是元宵節晚上跟著我哥那些男孩子們舉著自製的火把(空鐵罐頭釘在木棍上、內中塞破布再加油點火)到處呼嘯,過年的水鴛鴦、沖天炮更是那個年代的生存遊戲。

 當然我們也有比較規矩的時刻,那就是每個禮拜天,孫姑姑(孫敏)領著我們這群孩子到教會去上主日學,學習敬虔愛主,小蘿蔔頭起就在副堂聽大哥哥大姊姊們拿著圖片講解聖經故事,坐在耶穌畫像下的小椅子上似懂非懂地聽著,一方面悟性低一方面又嘴饞,江媽媽煮點心飄出來的香味總讓我分神,想著等下唱詩歌禱告完趕快分一碗大快朵頤,再領著漂亮的卡片開心地回家。23  24  

 教會附設的育心幼稚園,我從小班念到老油條,印象中是孺子不可教也,臨畢業阿拉伯數字的2都還是寫成,老師怎麼教都分不清左右。幼稚園內的盪鞦韆是我的最愛,踏上去抓著鐵鍊越盪越高,高到對面的雞籠山越變越大彷彿要觸到鼻尖才後退,反覆的撞山讓我自得其樂;當然圍著圈圈坐在地上玩猜手帕或是在教室內搶位子大風吹,都是百玩不厭的團體遊戲。

 每年夏天的颱風及火燒山像是固定節慶般準時報到,冬天東北季風帶來綿延不絕的滴答雨季,流金歲月裡我們也一天天的長大。以前看著鄰居哥哥姊姊們到台北念高中上大學,從沒想到有天也會輪到自己離開金瓜石,時候到了終究還是帶著不捨及未知上台北「奮鬥」,一晃就是30個年頭。期間無力地看著故鄉被掏盡後衰敝凋零,人口外遷只剩寥寥可數的昔日鄰居堅守山城;之後金瓜石搭上觀光列車,再度塗脂抹粉活化起來,雖然舊時的她變了模樣,但是我們對她的愛未曾稍減,如同天父對我們無條件的愛一般。

 去年冬天,神讓筠昌有負擔聯繫四散在台北的金瓜石人,我也有幸從她口中得知主的忠僕幼時帶主日學的丘姊姊慧文,已義無反顧地重返故鄉牧會,讓自鄭長老離開即不再有人按時分糧的金瓜石教會重新得著愛護她的主人,毛媽媽不必於主日再爬窗進入大門深鎖的教會跪禱,更重要的是斑駁破舊的教會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重新翻修的大工程。筠昌、秀華及我在這個改建的過程中,榮膺代禱小天使的職分,筠昌、秀華更是親身一再前往現地協助;我任職公司內的團契夥伴,也熱心地代禱奉獻,祝福教會得地為業,熙斌、令嫻、顯倫不時關心建造的進度。於此期間,我也與小學同學蘭玲取得聯絡,她與兩位雙胞胎姊姊桂玲、菊玲都在金瓜石教會這屬靈的家長大,對於教會的復興都感到興奮莫名。

 這個新家裡裡外外只有一個字「美」能形容,上帝透過了無數人的智慧及雙手來建造祂自己的殿,期間所遇到的一切難題都在祂恩典帶領下度過,獻堂禮拜就在10/27()了。相信這個聖潔的家帶來的祝福一年四季都不間斷,冬天會是山城一座可供取暖的火爐,夏季沁涼如水、滿天星斗的禮拜堂也會讓旅人及住民紓解煩躁,春秋的暖陽微風更是一年之最,因為這個家裡有個敬虔的主僕-慧文,樂意歡迎大家隨時來分享。

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ngua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